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宜昌市城区2004年秋季期末调研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开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0 09:2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命题人:华清 审题:余蕾   满分:120分,时限:150分钟)
  说明:
  1.本试卷为统一测试卷,卷面分书写、阅读、写作三部分。听力与口语交际由各校自己组织考试。
  2.请将答案写在答卷上,注意对准题号。

  写在前面
  亲爱的同学,课改三年来,我们经历着语文学习的革命, 我们在课堂上学语文,更在生活中学语文。我们重视了读写听说,更重视综合学习的能力。今天的考试就是展现我们语文综合素养的舞台,相信你能独立、自主、自信地完成一份满意的答卷!

书写(4分)
  请将下边的句子写在书写格子内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注意:此题根据抄写文字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后边的答案文字都要认真书写。)
阅  读(56分)
  一 阅读下列几则有关“秋”的古文,然后答题。(本题共5小题,计9分)
  《诗经·国风·采葛》
  彼采葛①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淮南子·说山训》(节选)
  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a将暮②,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b寒。
  《三国志·魏志·辛毗③传》(节选)
  以明公之c威,应困穷之d敌,击疲弊之e寇,无异迅风之f振秋叶矣。
  《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节选)
  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g过耳。
  【注】①葛:与后文的萧、艾均为植物名。②暮:_____。 ③毗:_____рǐ。
  1.老师将《淮南子·说山训》中的“暮”的注释写漏了,请你查阅工具书或根据上下文推断它的含义,将注释的内容补上。(1分)
  2.《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中,作者把“困穷之敌”、“疲弊之寇”比作什么?(1分)
  3.请用一个逗号将 “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正确断开。(1分)
  4.以上四则材料中共有九个“之”字。请将与“瓶中之冰”的“之”字意思相同的找出来,并把它们的序号写在答卷的横线上。(2分)
  5.这几则古文所表达的意思后来都成为人们广泛引用的成语。请写出其中两条,并将相关内容填写在成语积累卡上。(4分)
  二 阅读下文,然后答题。(本题共6小题,计14分)

话说“秋”字  (有删改)
张 波
  ①一提到“秋”字,人们眼前就会出现这样一幅图画:天高气清,北雁南飞。_____,_____。人们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春去秋来,时光如梭。所以千百年来便有了“春女思、秋士悲,而知物化矣”的观念。
  ②“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只蟋蟀的造型,其发音大概也从蟋蟀的鸣叫拟声而来。《诗经》就有这样的诗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中国北方,阳历八月蟋蟀成虫出现,九月盛行,十月鸣叫短促高尖,秋尽蟋蟀也就死去。《古诗十九首》中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的诗句,促织即蟋蟀;阮籍的《咏怀诗》:“开秋兆凉气,蟋蟀鸣床帏。”也把秋同蟋蟀联在了一起。
  ③《说文解字》:秋,禾谷熟也。汉蔡邕《章句》有云:“百谷各以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这便说明“秋”与“谷物成熟”的关系。可见尽管“秋”字的起源与蟋蟀有关,但归根结底,与秋这一时节概念发生牢固联系的还是农作物成熟收获的景观。
  ④“秋”的意义有以下几种: 1.秋季。 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2.A 。《诗经·国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3.日子,时期。诸葛亮《出师表》“ B。”4.白色。李白有诗:“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5.飞腾。《荀子解蔽》:“凤凰秋秋。”
  ⑤由秋派生出来的词就更多了,组成了一个词汇系统,这个系统同中国传统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常见的有:1.秋风。曹操《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秋水。脍炙人口的句子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水清澈,看后让人心旷神怡,因此古人又用“秋水”比喻“清澈的眼波”。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仁剪秋水。”后来便有了“望穿秋水”的典故。3.秋节。古人用“秋节”指中秋节和重阳节。也用它泛指秋季。汉代班婕妤的《怨歌行》“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意即此。4.秋声。欧阳修有著名的《秋声赋》。
  ⑥与“秋”有关的成语有很多,如“秋毫无犯”、“秋扇见捐”、“老气横秋”等等。
  ⑦以上所谈的关于“秋”的话题,只是“秋”字的很少一部分。因为秋字常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审美趣味。
  ⑧秋天最令人伤感的景象是那无边的衰柳,凄楚的寒蝉,烈烈西风,如血残照。清代王士祯的诗就描绘了一个含愁带恨,憔悴飘零的意象:“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
  ⑨最后,我们还是用欧阳修《秋声赋》中描写秋天景色的一段做结吧:盖夫秋之为状也,其A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B凛冽,砭人肌骨;其C萧条,山川寂寥……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第164期)
  1.请根据上下文,在第①段的空白处补充两个符合文意的四字词语。(2分)
  2.认真品读第⑨段,将 “气”、“色”、“意”三个字正确填入文中空白处。(2分)
  3.文中第④段以《诗经·国风·采葛》为例概括“秋”字的第二种意义,这首诗我们在前面已经读到。请你仔细比较原诗中“三月”、“三秋”、“三岁”在意义上的区别,然后判断这里“秋”意思是什么,并将它补充在A处。(2分)
  4.请将《出师表》中能表现“秋”字第三种意义的这句话补充在第④段的B处。(2分)
  5.阅读本文后,你了解到哪些有关“秋”字的常识?请写出其中三条。(3分)
  6.请按下列要求仿写第⑧段加线的句子:(3分)
  秋天最令人伤感的景象是那无边的衰柳,凄楚的寒蝉,烈烈西风,如血残照。
  秋天最令人欣喜的景象是那 。
  三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然后答题:(本题共5小题,计18分)
故都的秋   (有删节)
郁达夫
  ①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②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上海苏州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③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④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⑤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⑥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⑦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⑧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⑨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⑩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11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象橄榄又象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12……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13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934年8月,在北平
  1.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个经典名篇,有很多人写过鉴赏文章,下面是其中一篇的节选,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和理解把它补充完整。(5分)
  “奔腾而砰湃”,可谓秋有声,故欧阳修有《秋声赋》;“欣欣向荣”、“灿烂绚丽”,可谓秋有色,所以峻青有《秋色赋》;“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可谓秋有形,于是毛泽东有《六盘山》……郁达夫慧心巧思,与众不同,专写北国“ _____”、“_____”、“_____”之秋味,使《故都的秋》在咏秋佳作中独树一帜。
  其秋之味,不在奇花,不在异草,也不在香山红叶,而在北国常见的牵牛花、槐蕊、_____、秋雨、_____ 。郁达夫悟透秋之真谛,捕捉秋之精髓,通过对这些普通花草和寻常景物的信笔勾勒,把《故都的秋》写得情意浓厚,韵味悠长。
  2.写静的手法很多,“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从听的角度以闹写静,早已为人们所称道。本文作者写静也是出神入化。请你以第④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为例,说说本文作者是怎样写静的。(3分)
  3.本文作者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将故都的秋味写得淋漓尽致。请你也用一个排比句,把你眼中宜昌的秋之韵味写出来。(3分)
  4.本文写于1934年8月17日。下面是郁达夫在8月16日和17日两天的日记片断,从中可见,本文是一气呵成。在短短的时间内作者能将文章写得这样隽永而有情致,你认为靠的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3分)
  8月16日:“今天是双星节,但天上布满了灰云。晨起上厕所,从槐树阴中看见了半角云天,竟悠然感到了秋意,确是北平的新秋。……接《人间世》社快信,王佘杞来信,都系为催稿的事情,王并且还约定于明日来坐索。”
  8月17日:“晨起,为王佘杞写了两千个字,题名:‘故都的秋’。”
  5.古人无论是悲秋还是颂秋都留下了许多经典名句,请你根据平日的积累,完成下面这张古诗积累卡。(4分)

积累:有关秋的古诗词名句






悲秋


颂秋



  四 阅读下面这则专访,然后答题。(本题共3小题,计9分)
  专题访问:冯骥才中秋话节日(央视国际 )
  ①随着中秋节的临近,天津各大商场打起了月饼仗,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承载着人们美好希望的节日,正一步步沦为“美食节”。一直关注民俗的著名作家冯骥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节日民俗是一个民族的盛典,它绝对不是简单的吃喝穿戴。当务之急要还原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还它们一个“本真面目”。
  ②冯骥才说,人们对节日的需求主要是精神和情感的需求,情感价值是节日里最主要的核心,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讲表现得更为鲜明,更具特色,比如老百姓必定要吃的中秋团圆饭和春节年夜饭,即使不能来也要“千里共婵娟”,心也是要在一起的,这也是中秋节和春节产生和被重视的原因,这个需求是一种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体现,是我们这个民族五千年来聚而不散的最大的精神内核。
  ③冯骥才指出,一个节日是有很多载体的,它必须有传说,必须有故事,比如中秋节有嫦娥奔月、吴刚砍树,端午节有屈原投江。二是它必须有活动和仪式,如歌舞、赛龙舟、踏青、登高、插柳、插艾、插茱萸等等。每一个节日都有丰富的内容,而且这些都是能创造和表现出中华民族那种文雅、雍容、浪漫的气质。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这些节日是与大自然相和谐的,是天人合一的,在这些节日里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需求,寄予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理想和祝愿,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
  ④随着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面对全球化和商业化的冲击,一个严峻的现实是,我们的很多传统节日中断了,有些甚至已经名存实亡。对此,冯骥才认为,一些传统节日之所以中断乃至消亡,实际上是它的精神内涵被人们忘记了,它的精神载体不复存在了。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中秋节是要赏月的,古时过节,人们在种满桂花树的院子里赏月,听嫦娥奔月的故事,对月高歌,把酒问天,是非常美的。可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亮起来的城市,到处是闪耀的霓虹灯和林立的高楼大厦,被遮挡住的月亮不容易看到了,人和月亮疏远了,所以人们赏月这种兴趣也就渐渐地淡了。二是_____ 。长久以来,很多人认为节日不过就是吃点好东西,穿些好衣裳,由于忽视了这些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和精神价值,这些节日被我们人为地淡化了,尤其是进入商业化社会以后,传统节日被推向了市场,成了商人赚钱的一个时机,这样的结果使很多文明在某些方面中断了,这是我们追求物化的结果。
  ⑤“所以,很多时候老百姓过节时常常感到很失落,不知道节该怎么过了,这种失落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上的失落。当然,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埋怨年轻人,文化和文明的传承需要一代人告诉一代人的,老一辈不说,年轻人不会了解,如果连老一辈都稀里糊涂,再谈传承和发展就成了一种奢求。”
  ⑥冯骥才最后说,现在过节,很多人把其中的文化内涵摈弃了,就剩下月饼、年夜饭、粽子、元宵,每一个节日都只剩下一种食品,基本上把中华民族这些传统的节日变成了一个个美食节了,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要重新认识和建设我们的节日,要研究我们的节日文化,创造我们的节日文化,通过多种形式还原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还它们一个“本真面目”。一个民族的文化光靠几个人呼吁是没有用的,它需要整个民族的一种自觉,这种自觉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自觉。
                   
                       (记者:李菁?来源:新华社2004年9月28日)
  1.阅读第④段,请你根据后文的内容,用一句话将一些传统节日之所以中断的第二个原因概括出来。(2分)
  2.如果将冯骥才先生的讲话内容集中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你认为应该拟一个怎样的题目才合适?(2分)
  3.记者在采访之前往往会拟定采访提纲。读完本文后,想必大家对本文记者在采访前拟定的提纲内容有了一些了解。下面就是本次采访的提纲,请你将它补充完整。(5分)
  

访


采访对象

采访记者
李菁
采访时间
2004.9
本次采访的原由

本次采访的主题

记者准备的问题
1.
2.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五 综合读写。 (6分)
  我们平时的学习是围绕单元来进行的,我们的教材对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都有一个提示与说明。
现在我们这份试题选编了四组有关“秋”的文章供大家阅读,这些文章组合在一起也就是一个关于“秋”的单元。请你学着为这个单元写一则提示与说明。字数在100字以内。
  写 作(60分)
  作文一(20分)
  下面是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名画《和平鸽的脸》。如果你是解说员,要向别人介绍画的内容以及对画的欣赏与评价。请将你的解说词写出来。题目自拟,字数在350个左右。
  作文二(40分)
补写:下面是本次作文的题目和结尾,请你拓展思路,结合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将它补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字数在500个左右。
  《在路上》
  ……
  我的心融化了……
  路边,正在抽芽的柳枝随风起舞,仿佛在唱着我的心声:“成长,真好!”
2005-05-25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0 17: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