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材若干问题答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13: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室 吴海涛 丁尧清
一、过去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划分图,划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而新教材经修改后只剩下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将青藏地区独立划分出来了,望给以解释!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依据1998年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地图集》做了修改,在新的区划图中,将青藏高原单独划为高原季风区。
高原季风对青藏高原气候有明显影响。青藏高原上冬夏盛行风向相反的现象,是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立风系所导致。高原相对于四周同高度的自由大气,夏季为热源,在高原近地面层形成一个热低压(气旋性环流),低压中心厚度约2.5千米;冬季为冷源,形成一个冷高压(反气旋性环流),厚度约1.0千米。与气压场相适应,在距高原地面1千米高度,存在一个冬夏盛行风向相反的季风层,以高原中部最高,向四周逐渐降低。
二、在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中,图6-7“北京古代城区的变迁”是关于北京古城城址变迁及其与水源的关系,教学参考用书中解释甚少,能否给予相关的提示。
:有一点需要明确,在中国古代的都城建设中对于水源的考虑,首先要保证宫廷苑林的用水,其次要保证到漕粮运输的水道便利。正是这两点,使得水源成为北京城市建设和变迁的关键因素。
辽南京城和金中都城大致位于今天北京广安门外附近。它们的地表供水,主要来自今北京城西南郊的莲花池(一个天然小湖泊)。可莲花池水源毕竟是有限的,虽然供应辽代和金代这样的地方政权都城内部宫廷苑林用水有余,但随着北京逐渐成为全国性的政治中心,运河用水的吃紧就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从元朝建大都城开始,北京的城址开始向东北方向移动。在金中都的东北郊,有着比较丰沛的水源,可以统称为高梁河水系,包括大面积的湖泊(积水潭)和清澈的泉流。这既为城市新址的建设提供了优美的环境,同时也为新城的水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其实,自元朝之后一直到明清,为解决北京城市水运问题,历代都在寻求着新的途径。最著名的是元朝郭守敬所开凿的通惠运河。由于高梁河水系的水源依然不能保证都城漕粮运输,郭守敬踏勘地形,将大都城西北沿山地区的泉流水源,都设法引入今天北京颐和园中的昆明湖,然后疏通运渠经大都城再至通州与南北大运河相接。这一段运河称之为“通惠河”。
总之,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职能的不断丰富,水源的丰裕程度直接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城址的变迁。
三、在第六章和第七章教材内容中,都涉及到出口导向型经济(台湾)、外向型经济(珠江三角洲)等概念,常见的类似概念还有出口加工型经济。请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外向型经济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外向型经济是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贸易、技术、资本、劳动力等方面的经济交流活动。狭义外向型经济主要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活动。
由于不同国家、地区和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等各异,因而外向型经济也各有不同特点。国际上的外向型经济,按其商品、资本、技术与资源的运用情况,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出口导向型。即出口总值在国民经济总值中占据重要的比重。包括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型和深加工产品出口导向型两种。如韩国、台湾。
2.资本贸易型。除了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外,更重要的是资本国际化。如美国、日本。
3.完全外向型。贸易、外汇、金融完全国际化,基本上没有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货币兑换自由,资金进出自由。如香港。
20世纪80年代我国大力发展的外向型经济属狭义范围的经济活动,其基本形式是以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并以出口替代为主;其产业结构是以工业为主;资金利用是以外援为主;产品以外销为主;企业运作方式多以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为主,也常被称为“出口加工型经济”。
四、在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四节《西部开放的主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在教材修订的时候,对于“坎儿井剖面示意图”中地下水位线的位置做了一些修改。能够就此作一些解释吗?
:坎儿井是干旱地区利用水平隧洞导引地下潜流,实现地表自流灌溉的暗渠工程。中国的坎儿井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吐鲁番和哈密地区。当地气候干燥,夏季高山积雪融水渗入戈壁,形成较丰富的地下水潜流,可以利用。
坎儿井一般顺地面坡度布置,分竖井和暗渠两部分。暗渠首段是集水部分,中间是输水部分,出地面后有一段明渠和一些附属工程。开挖时先打一眼竖井,称定位井。发现地下水后沿拟定渠线向上下游分别开挖竖井,作为水平暗渠定位、出渣、通风和日后维修孔道。竖井间距大致与竖井深度成一定比例。暗渠长度从几公里到20千米。用暗渠输水在干旱地区可以大大减少蒸发量。暗渠在下游出口(称龙口)接明渠,一般还引入蓄水池(称涝坝)中,以调节灌溉水量。一条坎儿井灌田数十亩至数百亩不等,一般都由个人经营。据《清史稿》等资料记载:吐鲁番地区坎儿井19世纪中叶仅有30余处;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后,增加60余处;光绪六年(1880)左宗棠入新疆又发展增开185处。民国时吐鲁番、鄯善、库车、托克逊、哈密等地已发展至1000余条,以吐鲁番最多。据20世纪50年代估计,新疆坎儿井在1600条以上,总长度不少于5000千米。
关于坎儿井剖面示意可参见下图:
在未修改前的教材图示中,将集水段的部分表现得过长,而输水段距离过短。经过有关专家的指点,特在教材修订时给予了纠正。
五、在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中,有关于黄土“风成说”的几方面证据。请详细解释一下这几条证据具体说明了什么问题。
:关于黄土的成因,20世纪初地学界进行过热烈地讨论,并提出了风成说、水成说、残积说和多种成因说等多种学说。目前认为黄土有复杂的形成过程,但风成过程是黄土形成的主要过程。就我国的黄土而言,风成说的主要根据是:
①黄土分布在戈壁和沙漠的东南方向,虽然颗粒比较均匀,但有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变细的规律,这种变化的方向与当地的盛行风向是一致的;
②黄土披盖在多种成因和多种形态的原始地貌上,并保持相近的厚度,有时表现出一定的坡向性规律,即迎风侧的北坡或西北坡厚度一般较大;
③黄土中含有陆生草原性动物和植物化石,反映偏干的生物气候条件;
④黄土中的矿物成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与所在区域的下伏基岩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些特征充分说明,我国的北方黄土主要是从荒漠地区吹来的风积物,属悬移质风尘堆积。当然地表的一部分黄土,后来也可能经过其他外营力的再次搬运。
⑤黄土中发育有随下伏地形而起伏变化的多层埋藏古土壤;这些埋藏土层均代表了黄土风尘下降间隙期的土壤风化及形成产物。这说明黄土搬运的主营力──风,随着全球历史气候的变化,有着活跃期和停滞期之分。在短暂的停滞期内,外来黄土沉积量减少,本地风化成土过程发育,之后又被风尘黄土所淹没。由此进一步说明,黄土高原的主要构成物质──黄土,主要形成过程是“风成”。
相关学术著作可参考:刘东生《黄土与环境》,科学出版社,1985年;张宗祐《中国黄土》,地质出版社,1989年。
六、在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中,有关于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内容,但教材中和教学参考用书中没有关于城镇化的确切定义,不知道目前学术界有没有比较统一的说法?此外,常见的类似概念还有“城市化”,这两个概念是否有区别?
:城镇化(Urbanization)也称“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之一,也是一个非常综合的概念。不同学者从各自的学科领域出发,对这种现象都有着不同的看法。
目前关于城镇化大致有这样一些认识。城镇化是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人口增多的过程;是城镇数量增多、城镇用地规模扩大的过程;是城镇景观的推进过程;是一种社会现象,意味着城市生活方式、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向农村的扩散;是经济结构的一种转化,即农业活动部分的向非农业活动转化的过程。不过,在目前的国内地理学界,比较常用的定义是指“人口向城镇聚集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由于对城市和城镇概念的混淆,所以出现了“城市化”和“城镇化”两种译法,其实在英文中都是一个词(Urbanization)。在日本和台湾又译成“都市化”。如果大家对城市和城镇的含义认识比较一致,即广义的城市和狭义的城镇是相同的,那么,对城市化和城镇化就不会产生歧义。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界和地理学界于1982年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城镇化道路问题学术讨论会”上,明确指出城市化与城镇化为同义语。并建议以“城市化”替代“城镇化”,以避免误解。
2001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首次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为统一说法,与国家公布的正式文件的提法相一致,我们在教材表述上使用了“城镇化”。
当然,这两种表述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会并存下去。“城市化”容易被与城市有关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科研部门所接受,并可较好地体现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城镇化”便于与城镇人口增长和城镇体系发展直接相联系,且有助于防止忽视发展小城镇的倾向。因此我们在理解这两个概念的时候,不能把“城市化”片面理解为主要发展现有大中城市,也不能把“城镇化”片面理解为重点发展小城镇,这都是对“城市化”或“城镇化”本意的扭曲。
七、在教材图8-10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中,由“扩大荒地开垦面积”到“人口增长”这一推导关系是如何构成的,说明了什么,请详细说明。
答:由于环境恶化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人们为了获得足够多的粮食,开始寻求新的荒地进行开垦。但开垦荒地必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这就进一步刺激了人们的生育动力。于是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大。人地关系也进入下一轮更具破坏性的循环。
八、教材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作为一章来说,似乎显得太过单薄,而且内容也较多较空,不知编者有什么考虑?
:老师们提出这个疑虑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在编写这一册教材的时候,起初本没有安排这一章内容。后来考虑到这是中国区域地理乃至全套教材的结束,应该有一个类似于“结语”或者“尾声”性质的部分,于是就添写了这样一节内容。这一节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没有对应的“内容标准”的要求,因此老师们在教学的时候不用对某些具体环节抠得过细。
就本章的内容来说,主要从两个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一、针对本册教材的主题即区域地理。要关注我国区域差异明显的现实,依据各地不同的区域特点,实现因地制宜的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各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不同区域间的共同发展。
二、针对我国的两个主要国情特点。一个特点就是上述的区域差异明显,另外一个特点即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发展中”说明在目前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及社会等各个层面都需要一个长期努力奋斗的过程。“大国”则说明在全球逐渐一体化的过程中,我国在国际事务中担负着重大的责任。
通过教材中“活动”的设计,我们也表达了这样的想法,这部分内容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宏观感悟,但具体教学实施不妨从学生的身边实际出发去引导。比如“从我家的变化看我国的发展”“WTO与我们的生活”“经济发展与我身边环境的变化”,都是可以以小见大的。学生可以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对本册乃至本套教材的学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5 15: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