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2-12 08: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集中听了不少小学语文新课程实验教师的课,其中,既有城市教师的课,也有农村教师的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广大实验教师勇于探索实践,已切实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着新课程。但是,在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也有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为此,笔者认为在进行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实施新课程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

很多学校和教师都以为,新课程是为中国未来的教育描绘的一幅美丽蓝图,确实很好。在进行新课程培训时,特别是拿到实验教材以后,老师们往往先是感到热血沸腾,尔后却又会感到困难重重、困惑重重。一是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新教材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搭建了广阔的空间,三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还没有出台实施新课程相关的配套政策,尤其是新的评价机制还没建立起来。一些教师简单地把实施新课程理解为就是要搞很多花哨的东西,要开展很多活动,这样有限的教学时间被挤占,势必会使教学质量下降,而教学质量下降了,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无法交差,因此,对新课程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应付上。上公开课的时候,精心设计一堂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让大家观摩,又是让学生探究,又是对教材进行延伸和拓展,学科整合,师生互动,好不惬意。之后,“外甥打灯笼,照旧”。其实,这是对新课程的误解。不管从哪个层面上说,新课程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提高了,也就是说,认真实施新课程只会使教学质量提高,而不是下降。关键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真的得到转变,教师的着眼点是否真的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的教学方式是否真正得到转变。是的,很多版本的语文实验教材的容量都比原来加大了,特别是识字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这是为了让学生提前进行独立阅读,教师要做的事是摈弃大量烦琐的分析与机械重复的训练,节约出时间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在同样的教学时间内,不仅学完规定的教材,而且能有意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有意识地利用和开发合理的教学资源,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但是,由于教师的教育理念正处在逐步转变的过程中,在课堂上,我们发现了这样两种都不太合适的做法。一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看起来像启发式,实际上学生亦步亦趋,跟着教师步步为营,我们常听见课堂上有很多这样的问题:“你还有什么不同答案吗?”、“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其实一些教师对不与自己的标准答案相同的回答是持莫棱两可的态度,是在等学生跌进事先设好的那个坑里,问来问去,好不容易一个学生撞进了教师的答案圈里,这时,我们往往见教师大松一口气,还说什么“掌声送给他”,实际上老师表扬的是那个与标准答案一致的想法,而不是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还有的老师不管学生提出了多么有价值的观点,只要自己的教学预设该往下一个环节走了,就毫不留情地对学生说:“有什么看法我们下来后交流好吗?”这还是公开课的语言,如果是平常的课堂教学,那学生听到又是另一种风格的语言了。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应该说是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不彻底所致,也就是所谓的穿新鞋,走老路。另一种情况是教师被学生牵着走。新课程不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吗?于是,我们就常常看到教师完全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往往在揭示课题之后,就豪爽地说:“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一阵貌似热闹的自由读之后,教师说:“谁来汇报汇报。”于是一些能干的孩子就踊跃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教师请喜欢这段的一起读。之后,再问:“还有谁喜欢其他的部分?”于是喜欢其他部分的孩子又热情洋溢地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至于追究为什么喜欢这些文字,深刻领悟从这些文字中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体会到的,则往往一带而过。

另外,完全被学生牵着走还容易产生另一种负面影响,那就是老师只要求学生读出喜欢的部分,这就必然会产生不少的南郭先生,因为教师为他提供了非常正当的理由啊。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显得肤浅而薄弱,更容易造成学生语文素质的两极分化,在小学语文的新课程实践中,这样的现象已明显地暴露了出来,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实施新课程就是要改变原来的精英教育模式,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两极分化就会与我们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驰。就是从评价的角度看,我们也不可能建议学生只做你喜欢的题目,不喜欢的就不做。

再次,也有一些教师为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对学生所有的感悟都照单全收。比如,在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教师问,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学生除了说:“爱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还可能结合生活实际说:“我知道了,要得到别人一件东西,就要先骗得别人高兴。”在学《圆明园的毁灭》时,学生观看了火烧圆明园的场面后,很容易激发起对侵略者无比的仇恨,学生可能会说:“我恨不得扔一颗炸弹到那些侵略者的国家,让他们也尝尝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惨滋味。”试想,如果教师对学生这些与众不同的答案大加赞赏的话,我们又如何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呢?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忘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引导和促进作用。不能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三、教材内容与拓展延伸的关系

新课程提倡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资源意识增强了,很多教师把视角转向广阔的社会和生活,转向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与游戏,积极开发并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极大地丰富了课程内涵。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轻视教材内容,大肆拓展延伸,似乎不拓展就完全不对,拓展得越多越宽就越是新课程。如学课文《画风》,有个老师就设计了听风、说风、读风、画风等环节,凡是跟风有关的内容都揉到这节课里来,春风的轻柔、台风的肆意、秋风的凉爽、北风的呼啸都进入了课堂,说着说着,孩子们还大谈起了台风的危害,一堂课仿佛一盘大杂烩。可是,说台风的危害到底跟学习课文有什么关系,这篇课文只是让孩子学习画风吗?这些关于文本本质性的内涵就被这些看似热热闹闹的表面东西所掩盖了。这样的拓展与延伸又有什么意义呢?二是对拓展的方向和度缺乏恰当的把握。有时甚至是不着边际地延伸和拓展,有点故弄玄虚、莫测高深的味道。

四、语文教学本质与学科整合的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于是,“整合”这个新鲜的名词成了实施新课程最时髦的词语之一。与社会生活联系最紧密的语文学科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充分与各门学科、各个领域进行整合的载体了。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有的教师往往把握不好整合的度,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偏颇:一是为了整合而整合,大凡新教材,每篇课文都想方设法去整合,仿佛不整合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一样。二是学科整合本末倒置。表现在为了单纯追求课堂的的丰富性,在一堂课中过多地进行一些非语文的活动,如唱唱、跳跳、画画、演演、看看等,致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本身的感悟停留在表面,没有反复涵咏的时间与机会。三是学科整合弄成花边或标签,蜻蜓点水,无实质效果。

五、转变学习方式与提高教学效率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为不合作不探究就不是新课程。我们发现,很多老师们凡上课又特别是有人来听的教研课,都必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当然,我们不是说用新的学习方式不好,我们必须明白,不管什么学习方式都是为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服务的,都是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因此,学习方式不在于一定要多么新,而在于用得恰当,用得适度,用得有效果。现在的问题是,一些老师找不准合作探究的问题,把一些不该探究、不用探究、也无法探究的问题抛出来,让学生围成一堆,煞是热闹地讨论一番,然后教师又抬出现成的结论,合作变得毫无意义。另一种情况是,教师对合作学习不进行明确的指导,学生既无合作学习的意识,更无合作学习的方法,合作就演变成给听课者看的花架子了。再次,一些教师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忽视自主,偏重合作,学生没经过对文本的充分自读,没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优美的语言文字进行深刻的理解、感悟、体验、积累,一节课被大量的唱唱、跳跳、画画、演演、说说等活动占据,忽视了对学生的语言文字的扎实训练,彻底抛弃了我们原有的一些很好的学习语文的优秀传统。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失去了很多最好、最直接的机会。

总之,新课程为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不仅要处理好上述五个关系,还要注意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与考试的关系、课堂预设与师生共同生成的关系等多方面的关系。当然 ,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害怕出现问题,而不去探索,不去研究,那我们的新课程实施就会半途而废,这是绝对不行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9 07: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