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55|回复: 0

运用情感原理,构建情感化语文教学评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12 0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一门课程最终没有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方法,那么课程管理就会落空。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评价方面有诸多不足,如目的片面、范围狭窄、手段单一等。实施评价的具体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简单化、惟量化等弊端。

运用情感原理,构建情感化语文教学评价,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从情感维度上着眼对教学评价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优化,使之在对学生的教学表现做出认知反馈的同时,还给予情感上的影响,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而提高语文教学活动的效果,以最佳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突出学生评价主体。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影响,教师主宰着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尤其是教学评价完全成了一个单向、被动的信息反馈过程,从而导致评价中缺乏师生沟通和交流,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却被完全排斥在教学评价过程之外,他们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而无法参与评价过程。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当然不可能得到有效地培养和发掘,他们当然也无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加强自评与互评。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评价中,教师是理所当然的评价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评价客体,如在以往的考试评价中,只有教师进行试题设计、阅卷评分和试卷分析。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丧失了一次又一次地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机会,他们评价的主体性与积极性日趋渐弱,最后导致对教师评价的严重、甚至完全依赖,自我评价能力也谈不上发展。

运用情感教学原理,我们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变地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如有些书本上有标准答案的题目,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对着答案批阅;学生朗读完,可以引导其他学生谈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与诚恳地建议;习作完成后,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习作要求,先进行自评,然后在学习小组内互评、共评等。这样,我们教师已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在自评与互评中感受到愉悦、成功的情绪体验,提高了自己的自我评价能力,进而增强其学习的兴趣。

当然,在指导学生进行互评时,一定要多一些谦虚,多一些客观,先肯定优点,再提出建议,保持评价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2、尊重与信任学生。

语文教学评价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评价的主体性,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我们教师首先必须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确实,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社会经验等因素的制约,再加上以往失败经验实在太多,或根本就没有过评价经验,导致我们学生的评价能力确实不高,有些学生根本就不知如何来评价自己与别人。为此,我们很多教师就对学生半信半疑,即使懂得学生评价的重要性,但还是不愿去尝试,怕学生砸锅,怕影响课堂秩序,以至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所以,就干脆不给学生评价的机会,全部评价教师自己包办。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试想,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从不信任学生,从来不给学生评价的机会,那他们的评价能力何时才能得到培养、提高。所以,我们教师要倍加尊重、信任学生,对学生充满信心,给他们提供一切机会,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评价,自我强化,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个性。

当然,在教学评价中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并不代表那我们教师就可以完全放手了,一切评价都交给学生,作业也不用批了,这样的话,那还要我们老师干什么。我们要根据具体环节、项目、学生的水平等,有选择地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更重要的是还要加强自我评价指导,一切都应该在教师的调控下进行。

二、营造和谐评价氛围,实现情感教育目标。

过去,我们一直习惯于只从“知识和能力”上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所以很多教师总觉得评价“知识和能力”是“实”的,又容易操作。而评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虚”的,又难以操作。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无论他们从事什么样的言语实践活动,他们总得借助一定的办法,伴随着一定的情感态度,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对它们的评价应该是语文课程评价的题中之义,而不是外加的。

由于上述片面的认识,导致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评价中,情感教育目标被忽视了,有的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了,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较大的误区。

1、注重情感与激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然而,现实语文教学评价中,很多教师认为只要明确地向学生说明“对或错”、“好或坏”,根本就不需要再渗透情感。以至于在语文教学评价中,教师根本不重视学生的情感需要与内心体验,自己没有感情,也不注重激励,评价冷冷冰冰,简简单单,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导致学生被动接受,老实听话,无动于衷。

殊不知,在教学评价中,认知信息的反馈固然是重要的,但情感信息也是不可缺少的,更何况还有些问题也不存在绝对的对与错、好与坏之别。实际上,往往我们教师一句简单的话语,哪怕是小小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喜悦,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2、重视学生的价值取向。

某地一次作文考试,题目叫“母爱”。一些学生为获取高分,突出母爱的“伟大和珍贵”,不惜把自己身体健康的家长说成身患绝症,把自己健在的家长写成已经与世长辞。诚然,单从习作质量上来评价,我们不能否定,甚至还能得到高分。但是,这简单的分数后面,往往掩盖了学生这种严重的人格背离的现象。如果不能正确地进行评价,积极地价值观引导,其结果只能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埋下隐患。

又如,如今我们去组织学生以“我的理想……”为主题的口语交际或写作练习,很多学生都是选择当官、当明星、当老板等,而极少数学生选择其它普通的职业。诚然,学生说真话的行为我们是不能否定的,何况很多教育家,以及《语文课程标准》都指出:作文要说真话,抒真情。但扪心自问,面对这样的“心里话”,我们能不进行正确的引导、评价吗?

因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评价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情感性地处理教学评价,落实情感教育目标。

三、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实施灵活多样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是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确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学生的个性应当也必须得到尊重和发展。同样,我们的语文教学评价也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实施灵活多样地个性化评价。

1、突出评价的具体性与针对性。

如今的语文教学中,虽然很多教师也已经注意评价了,但听到、看到的往往却都是空洞、表面、一律的。如课堂上都是“很好”、“不错”、“真聪明”等表扬,作业上都是在相同标准下的优秀、良好、及格等等第。这样无原则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表扬,根本没有注重每个学生的具体表现,没有关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评价表扬缺乏个性。这样的评价,让优生感到老师在敷衍他们,感到没劲;后进生则认为老师不够重视关注他们,进而失去信心。长期下去,不管是优生还是后进生,只能无动于衷地接受学习。

因此,我们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应依具体学生、具体表现给予评价、表扬,同时,还要依学生付出努力地不同而有所变化。

例如,某个平时成绩一般的学生在一次课堂练习中做对了一道题,教师可能会这样表扬:“XXX同学,你这道题做对了,真聪明!”这种评价是一种积极的评价,学生可能也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但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因为它没有特色,不能触及学生内心深处。如果教师运用具体、针对性地评价:“XXX同学,你这道题做对了,而且用了一种很有创造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我们班上只有你一个人想到了,你能想到这种方法,真聪明!”我想这样的评价定能使该生大受鼓舞,情绪振奋,进而更积极地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去。

再如,在一次单元测试中,一个优生与一后进生同样考了85分。如我们老师就只是简单地根据分数,都打一个优秀的等第,我想,这对那优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对那后进生更是不公平的。

2、正确对待传统考试。

要实施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有全面的评价标准,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灵活多变的评价手段。

那么,在实施全面评价中,我们必须关注与评价密切相联的一个重要内容——考试。考试,作为一种测量的结果,它只是评价的一种依据和重要组成部分。但这种定性评价只是个局部,并不代表着完整的教学评价。以往那种把考试与测验作为评价学生语文学习成效的惟一手段的做法是片面的,这大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事实上,语文教学评价手段除了考试测验之外,还有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访谈、观察、社会考察等多种方法。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有定量评价,也要有定量分析。

    总之,通过运用情感原理,构建情感化语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探明、调节、改善和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可以更好地激励各个方面同心协力、以最佳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18 11: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