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483|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习作教学漫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13:4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写作教学新理念的核心是还原作文的本来面目

    写作教学新理念的核心是还原作文的本来面目,这从“课标”第17页“3.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的第一段就可以看出来。

       1.“课标”说: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
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些体现出写作是生活的需要的思想,作文本来就是如此。请问那一个人一辈子只是为了考试才写作呢?

       2.“课标”说: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说明写作教学不能离开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写作教学之本,绝不能为了学作文而去教作文。

       3.“课标”说: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就是说作文本来就是学生自己的事,一切要为学生服务。

    作文是生活的需要,作文离不开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和提高,作文要为学生服务。这三点是作文的本来面目,应该是我们的作文教学首先考虑的问题。过去的作文教学恰恰在这三点上出了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13: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三年级习作教学漫谈



                   十分重要的三条目标


     要按第二学段习作课程目标去做,特别是前三条: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简言之就是:
    一是“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二是“能不拘形式地写”;
    三是愿意“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这是十分重要的三条目标,必须认认真真、扎扎实实贯彻实施,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这三条目标!!!

    建议不要用街上买的作文书为标准评价学生的作文,而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能写。所以,在一段时间里应该是只要学生能写就是好作文,不要怕说不清楚、语句不通。学生说不清楚,语句不通,就先说后写,让他先口头说一说再动手写。没写好,修改修改,也用“口治”的办法,先读后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13: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三年级习作教学漫谈


不要太难为孩子们

      一位网友谈到三年级作文教学时说:“不要太为难孩子们!”

     他说得太好了!

    三年级孩子,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刚刚学写作文,困难实在是太多了,能写出来就不简单呀!为什么不多为孩子们着想,用他们的实际去设计我们的作文教学呢?

    书店作文书里的作文是作文的标准吗?决不是!为什么要以这些作文为标准,给孩子们设置一个个障碍呢?

     还是课标要求得好:“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中年级学生达不到这一条,尽管也写出了一些作文,考试成绩还不错,能说你的作文教学好吗?虽然领导和家长要的是这个分数,而且会给你带来经济利益,但是我们心里能对得起孩子们吗?学生不乐于书面表达,恐怕会给后来的教学和学生的一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呀。

    再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教给孩子们写作的方法。可以从顺序、特点、重点、想象四个方面教给他们如何观察和表达;可以读写结合,实施习作教学单元整体备课,用课文作实例教给他们怎么样观察,怎么样把内容写清楚,把语句写通顺。

    所以,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孩子自己真实的生活积累出发,不仅仅是三年级,而且整个小学的作文教学都不要太难为孩子们。


                                              四
                                                       怎样使学生爱写作文?   

    在具体的教学中,三年级习作首先是想着法子让每位学生不怕作文,爱作文。
   
   其次,要让每位学生有内容可写。教材里的作文练习就没有把内容限制住。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要写作文的范围。

    再次,先说后写。在弄清楚写哪方面的内容后,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我写什么内容?互相交流交流,只说写什么,不要求具体说,这是互相启发选材范围,使每位学生知道自己写什么,有话可写。在具体指导学生怎么写时,可以启发学生具体说一说,在交流中使每位学生知道怎样写。在学生动笔写时,强调“怎么说就怎么写”,进一步强化作文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的认识。

    第四,要结合阅读教学以及习作的具体情况,做好“怎么写”的指导。没有写作技巧的指导,学生的习作兴趣也不会延续和加强的。当学生学习了某种技巧,会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他一定有成就感,对习作更有兴趣。

    第五,写完后让学生读一读,看看话说明白了没有,语句通不通。这是初步学习修改,但要求一定要低,不要强调非要怎么怎么。读给同学听,也是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是及时肯定他们的成功。

    第六,在班上贴出来互相交流展示,鼓励再上一层楼。经常让学生自己展示自己的习作,体会自己的成功,学习别人怎样写。  

    第七,用好评价,及时肯定,及时鼓励。在课堂上要时时注意用好评价,批改作文时更要这样。据我的经验,批改作文时看到差一些的作文容易烦躁,这时候一定要“制躁”,提醒自己:“我自己写文章都有不少困难,现在我面对的是才学作文的小学生呀。”

    尊重每一位学生,承认学生作文上的差异,不搞一刀切。对困难比较大的学生特别要注意,他们只能写出来就要肯定。从现在起一直到四、五年级,甚至到六年级,都不要说xx学生笨,说学生写得不好。当然,这并不排斥必要的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13: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三年级习作教学漫谈

    五



               

                牢记“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
                   感受和想象”这一条目标


    三年级习作最重要的一条目标就是“乐于书面表达”。为保证这一条目标的达成,关键在于课标的这一条目标:“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是练习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看到这个要求,不少老师马上想到:写人一定要先写外貌,再具体写这个人的事,我不是说这些东西不对,而是觉得现在小学生作文都程式化了,使我们孩子的作文都想是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一样,没有了生动活泼的生活气息。人物的外貌描写试为表达人物,特别是为写人物的内心服务的,就是集中写外貌决不是为写外貌而写外貌的。就拿人教版教材三上第二单元的几篇课文来说,没有一篇是先写人物的外貌,再写事情的!

    课标有针对地提出了“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要求。这里有这么两层意思:

    1.写什么?写“见闻、感受和想象”。见闻就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就是自己所想到的,想象就是自己所想象到的。

    2.怎么写?“不拘形式地写下”,明确地指出是“不拘形式”。

    我的理解,这条目标要求我们不要受那些程式化东西的束缚去指导学生学习写作。

     一个8岁左右的小娃娃,刚刚开始学习写作文,他的心理负担是很重的。不管我们怎么帮他解除这些心理负担都难以去掉“作文难”的心理阴影,为什么非要把那些程式化的东西在强加于他呢?为什么不解放他的大脑按他的所思所想去表达呢?

    读写结合是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课文就是不拘形式写出来的,它是习作最好的例文。我们应该从单元整体出发,对习所教学做单元整体备课:在阅读教学中不仅仅学怎样阅读,还要学怎样观察和表达,然后在习作中运用观察表达的方法,使我们的学生习作有样子可学。

   所以,我们一定牢记“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这个目标要求,解放我们孩子们的头脑,真正做到用这一条目标指导学生习作,评价学生的习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13: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三年级习作教学漫谈



                     淡化文体很有必要


   过去,我们的作文教学过分强调了文体。1992年义务教育大纲规定:“小学以写记叙文为主,也要学写常用的应用文。”教学中,记叙文又分为记事、写人、状物、写景等,以至于在实践中出现了这样的怪事:争论学生的一篇作文是记事的还是写人的记叙文,以确定是不是离题了。



    2000年修订版大纲和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都提出了淡化文体。




    作文是什么?1992年义务教育大纲说得好:“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由此可以推出一般的解释:“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语文课程标准》也说得好:“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当然,写作文必然会用到记叙、说明、议论之类方法,但是文体是为内容服务的,决不是为写什么文体而用什么文体的。如果因为强调文体影响了表达和交流,还不如不管什么文体。




    想一想我们自己的写作,除了搞文学创作、写论文,经常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怎么写着好就怎么写,需要记叙就记叙,需要说明就说明,需要议论就议论。 备课是一种职业应用文,当然有一定的格式,但是具体的内容却是那么灵活,并不强调非要说明或记叙。



    所以写作教学淡化文体很有必要。




    教学实践中怎么办?



    课标说得很明确:一、二年级“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三、四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五、六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注意,到了五、六年级才提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另外还有一些应用文的要求。写日记,课标里没有提,但是一、二年级的要求本身就是日记的内容。要说日记这种体裁,只不过是加上个日期和天气。




    在具体指导时,可以指导学生“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也就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一、二年级是写话,三、四年级写“放胆文”。有了这些基础,到了五、六年级才写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而且是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



    对不对,请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13: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三年级习作教学漫谈

               七   

三年级习作是不是要学习写完整的作文?

校燃:
      
    我也罗嗦两句,不知对不对。过去的教参上说三年级学生以写段为主,但我想说,如果这样学生永远不会开头和结尾。所以在把内容写具体后,一定要让多数同学加上开头和结尾,哪怕只是一句话。对于学困生,可以降低标准,对于实在没有什么可写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抄优秀的习作,这样,久而久之也会见成效的.

    个人的浅薄之见,请多指教.

三百卷生:

    校燃老师讲的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我觉得还是不要在乎开头结尾写完整的作文为好。新课程的中年级习作教学不再提写段的训练,而强调的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我理解这也包括了不拘篇章结构这种形式。我并不觉得指导学生写完整的作文不对,不如顺其自然,让学生怎么想就怎么写,怎么说就怎么写。写一段或几段话可以,写成一片有头有尾的完整作文也可以。这样可能会减少难度,有利于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

     对学困生降低要求是正确的,因材施教嘛。不过要有具体措施帮助他赶上来。至于说抄写优秀的习作,我是坚决反对的。难道我们老师允许抄袭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吗?

光明使者:
       三年级的小学生刚刚从二年级的一段话过渡到一篇完整的文章,确实是一大挑战,问题是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三百卷生:

    建议:三年级,甚至以后一段时间,不要把一段话和一篇文章的界限分的太清,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逐步学习分几段写。这样有利于减缓坡度,有利于学生爱写。关键是我乐写,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您说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13: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三年级习作教学漫谈





                   作文教学应该是两条线

    窃以为,作文教学应该是两条线。一条是“生活作文”,例如平日写的日记、随笔之类的东西,根据生活和学习的需要写一些的东西等等。一条是“系统训练作文”。

    中低年级主要以生活作文为主,兼顾一些作文训练,重点是着眼于乐写,养成爱写、经常写的习惯。到了高年级,可以加大作文训练量,但还要坚持生活作文,重点是继续培养爱写、经常写的习惯,学习简单的作文。

    这也不是我的创造,“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就是这样的,而且取得了好的成效。记得在二十多年前许多老师就是课内作文和课外日记(周记)两条线。再往前推,我上小学和中学时就是除了写课堂作文,每周有一篇周记。

    1993年的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也说:“作文训练的方式应当灵活多样。”“作文教学还要鼓励学生多练笔,……还应当发挥学生的潜力,创造各种机会,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逐步养成爱动笔的习惯。”许多老师也是这样做的。

     看来作文教学两条线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规律,应当普遍实施。

     各位意下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9 10: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