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9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教师自我研修文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08: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完《有效教学》这本书对有效教学的阐述,现对自己教学进行简单剖析:

优点:1、目标相对明确, 并能注意大目标、中目标、小目标的渗透,试着做到叶澜对这三者的描述:“高瞻远瞩、居高临下、瞻前顾后、点面结合”。2、教学环节比较具有条理性,思路清晰,尤其注意各环节的过渡,注意运用变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突出知识间的联系。3、在题目设计上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景。4、在有效互动方面能够做到尊重学生,并试图利用数学学科魅力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5、课堂上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尤其注意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指导,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进行有效指导。7、作业布置方面,一方面控制作业量,另一方面注意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认为没必要做得只要简单概括方法,有必要做得认真做,不会的注意作出标记。这种方式是想让学生去研究题,而不仅仅是做题,同时随时给自己进行知识定位,以便下一步复习更具针对性。

缺点:1、把握教材不够深刻,重、难点还需继续钻研。2、课堂节奏缺乏整体性把握, 不注意以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调控课堂。3、语言还很不严谨、简练,同时缺乏感染力,启发性。4、教育机智迟钝。5、课堂管理力度不够,教学习惯散漫,板书不规范,对基础知识把关不严格,不扎实。6、各教学环节的处理太追求与备课的一致性,缺乏动态生成。7、最大的问题是从来没有主动地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不求甚解,不能从一而终,缺乏明确的发展方向。8、教学反思太少,太浮浅,缺乏理论归因。

改进措施:1、最迫切、最需要的是找准一条适合自己教学实践和研究的教学之路,明确方向,搜集学习理论依据(比如建构主义策略、情境教学策略、问题教学策略等),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2、注意广泛的学习,尤其注意听课评课,出示公开课,剖析自我,增长智慧。3、在研究实践中注意经验的积累、反思,每天至少一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08: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教师自我研修文章

自我研修项目之二:我理解的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中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是这样界定的:有效教学就是符合时代与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用数学的方法将教学效率表述为:教学效率=师生教与学收益/师生教与学投入。结合自己对教学一线实际情况的一点了解,谈三点体会:

1、辩证的理解

有效教学的衡量不能只从教师尤其是学生的角度来进行,在追求有效教学的路途中,成就学生,更能成就教师。“教学”并非简单的“教师教”与“学生学”之和,我们要高度重视“教”与“学”之间的复杂关系。教学本身是复杂的, 教师、学生、教学媒介都可以成为教学的主体,不过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视界,只要是在教学活动中能发挥能动作用的因素都可以视为教学的主体,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话和碰撞实现视界的融合,促成有效教学。

2、从教学投入和教学产出的关系来理解

印象中有一条给教师的建议:不要与“工作狂”搭档。所谓的“工作狂”应该是指不惜一切,占用所有可以占用的时间(学生及其他老师的时间)来用到自己的教学中,这样一来学生就很少有时间学其他科目,其他老师也就很少有时间可以辅导学生,所以不要与“工作狂”搭档。我在思考,这样的“工作狂”成绩可能会***,但从有效教学的角度去衡量的话,这应该是“低效教学”。我们应该在保证正常教学投入前提下争取最大限度的教学产出,不计成本的买卖是没有效益可言的。

3、注意教学价值取向的动态性、历史性、发展性

“三有论”描述的“有效教学”是: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有效率——往往用经济学的方法把教学效率描述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教学投入。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和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即指对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程度的评价。即要考量教学效果的社会效应和个体价值,违背时代进步需求和个体价值需求的教学也很可能是有效果的和有效率的,但不一定是我们所说的有效教学。教学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动态的、发展的。简单的说是教学要与实际相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08: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教师自我研修文章

自我研修项目之三:对备课的再认识
我们学校现在的备课方式是“备课三部曲”:第一步,个人初备。第二步,集体备课。第三步,定稿,形成学案。应该说这种方法确实增强了备课的实效性,但这其中仍有一些困惑:1、很大一部分老师对备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应付现象比较严重。2、怎样保证教师们备课的时间充分有效?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主宰者是教师,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备课、上课、辅导学生,而实际情况是,教师用来备课的时间太少,事务性工作太多。3、怎样注意集体备课与个性备课的关系?教无定法,每个教师的风格不同,统一标准的备课方式或漠视不一定适合每个层次上的老师。4、怎样不断的提高备课水平,而不是年复一年的重复原来的水平,甚至退化?目前我们学校的备课从初备到集体备课直至最后定稿,环节中缺乏积累、反思提高、实践后的研究。

对于以上几点困惑,自己有些不成熟的思考。

1、对备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我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做保障,使老师长期处于被动应付的忙碌中,再加之教学管理的粗放化,久而久之,教师也养成了惰性,产生了一节两节课不备也无啥大碍的思想。其次教师缺乏再学习、再认识的机会,闭门造车,整天在同一水平上反复,进取心减弱,激情消退。所以我认为学校一方面可以加强教师学习的机会,刺激教师的挑战欲望。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学校要尽可能满足教师的其他层次上的需要,尤其尊重的需要,把教学工作由外压式转化为内在的主体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其实是第二个困惑的思考)即怎样保障教师有充足的时间来思考而不是抄写?我在想是否可以考虑把备课时间具体化。比如,初一数学老师周一备课时间定为下午一二节课,具体到某个级部的某些老师某一天的某个时间统一规定下来,随时进行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如果学校事务性的工作简单化,管理在精细化一些,我想可以做到。

2、对于集体备课与个性备课的冲突,我们是否可以先将教师分类,进行分层管理。美国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的D.C.Berline提出了教师教学专长发展五阶段理论:第一阶段是新手型教师,第二阶段是熟练新手型教师,第三阶段是胜任型教师,第四阶段是熟练型教师,第五阶段是专家型教师。这种分法比较详细,我们可分三大类:“入格”型教师、骨干型教师、熟练型教师。然后根据不同类型教师的知识经验和业务水平进行相应的管理。对“入格”型教师业务比较生疏,可采用“手写式”备课方式,以“详细”为主要特征,可借鉴于漪老师的“三备法”(第一次备课自己独立深入研究,第二次备课,参照别人备课进行修改,第三次备课是指在课后写出反思,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骨干型”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激情减退,可采用“我的讲义夹”=“原创精备”+“翻唱名家”。及时补充新鲜血液,避免同一水平上的低效反复。对熟练型教师可采用修改案或批注式备课,将教材备厚,已拿出更多的时间带动青年教师的成长,提升研究能力。分层管理形式不同,但备课的各环节都不能少,集体备课时仍按环节进行交流讨论,同时学校在上课这一环节更应加强管理,因为备课不是目的,课堂教学才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3、关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我想首先可将备课“三步曲”改为“四步曲”,在规定的备课时间的开始可先就当天的教学进行集体反思,进一步修改,提炼,最终形成定稿保存下来,作为学校的课程资源进行再利用再提升。其次,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还要注意学习先进的经验,名师教案、名师课堂、名师经验等等,可利用每周教研活动原来用于集体备课的时间来共同学习,互听互评(自己的课),共听共评(名师的课),评课时要注意,先挖掘优点,再总结教训,还要注意联系自己的实践教学进行反思研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08: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教师自我研修文章

自我研修项目之四:对教学互动有效性的反思与思考
叶澜教授曾指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也更强调在人的交往中的学习,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的“动”起来。这个“动”不是教师或学生的单方面的“动”,而是一种“互动”,既有教师的“动”也有学生的“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所有教育资源之间的一种互动。反思自己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  对有效互动的理解不到位。教师或学生单方面的“动”较多,缺乏动态生成的多向性于交互性。另一方面,课程资源没有***地成为师生互动的媒介,开发不到位,缺乏更深刻的挖掘与再创造。

2、  少数人动,多数人不动。教学活动主要是学生围绕教师的教学设计的单项活动,能够产于教学活动的主要是一些学习能力较强、表现欲望较强的学生,而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被忽视,甚至被掩埋,尤其学习困难的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

3、  学生动,老师不动。这一点在自己的课堂上比较突出,往往是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参与活动,教师袖手旁观,无所事事,不能投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及时捕捉信息,进行有效的点拨和评价,属于一种放羊式的互动管理。

4、  形式上动,本质上不动。数学课堂的互动主要是指思维上的互动,自己因设置的问题价值不高,针对性不强,即使形式上动起来了,其实很大一部分学生在互动中仍缺乏积极的思维。

针对以上问题,我的思考是:

1、  教师的角色意识要改变。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活动应该是在师生、生生之间平等的互动中动态生成的。教师不能再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真正投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2、  课前做好充分准备。①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以及课程标准的准确把握。②对学生学情的充分了解,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等分层要明确,做到心中有数。③对教学环节的清晰而周密的思考,课堂节奏的充分预设。④对辅助教学手段和教学用具的精心选择与准备。⑤对课堂提问的精心创设,问题要清晰有价值,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大众性,广度和开放性。

3、  课堂上平等、对话交流、倾听氛围的创设。充分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差异,创设师生间和谐的交流和平等的对话情景,努力使学生在民主、愉悦、自信、轻松的氛围中与老师进行语言对话和心灵沟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08: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教师自我研修文章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本质特征不是行为主义这所认为的“刺激——反思”,而是激发学习者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再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维果茨基

  教师要成为一个有效指导者,必须要做到:①适时②适度③适合④适当⑤适应。反思自己的教学,自己认为还存在以下问题:1、指导时机把握不当,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注重的是学生活动的过程及发展,注重学生亲身经历与体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适时的介入,不但影响学生思维的连贯性,且容易产生紧张情绪,是行为受到牵制。2、指导随意性太强,不够清晰明白,要求不到位,评价语言太模糊。3、指导缺乏耐心、爱心,指导学生过程中往往运用刺激性语言伤其自尊,不经意的流露出不满甚至不屑的态度,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应试图做到:

  1、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从我们所熟知的教育家身上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有一颗爱心,爱学生,爱教育:有一种宽广的胸怀,去接纳教育不同类型的学生;有一种平易近人的态度,和谐耐心的指导学生,关爱学生。苏霍姆霍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仅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身教重于言教,所以要做一名优秀教师,首先要做一个有内涵悠扬的人。在这一点上,要多于教育名家进行心灵对话,并努力转化为自己的行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耐心宽容的接纳每一位学生。

    2、课前精心准备仔细推敲教学语言,保证指导语言简洁、到位,评价语言适当具体。课堂上严格要求自己,多学名师案例。课后及时对自己的指导语言进行反思改进,记下精彩和失误,反复揣摩,不断提高。

   3、做到有效倾听。指导即倾听,首先意味着尊重并积极呼应每一个儿童自然天性或潜能的无声的呼唤,儿童的自然天性或潜能不是等待成人贪婪的挖掘的宝藏,,而是主动寻求生长、发育的精神的种子,教师要“像穆斯林在上弦到来的时候守候月亮上升的时刻那样,”“及其留心的守候着他薄弱的智力所显露的第一道光芒。”

倾听即指导,还意味着帮助儿童诞生新的更精彩的观念。教师的倾听不只是一种星系纳入,还要对倾听获取的情况及时作出教学决策,把握好每一个教学良机,多谋善断,及时转化为一个随机生成的教学环节,积极推进课堂教学。

要做到有效倾听,一是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到安全、信任。二是要真诚,目视对方,精力集中。三是倾听的过程中要有回应。四是要有耐心、宽容和理解对方的情感和表达方式,从学生内心深处捕捉他们的情感体验,知识能力的细微变化。用足够的耐心包容学生,桥秒地加以引导,给予纠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树立自信,掌握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08: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教师自我研修文章

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必须自始至终对课堂进行有效管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景等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

                                                     -------皮连生

有效管理包括三个层面的管理:课堂管理、教学时间管理、课内外作业的管理。其主要特征表现在:教学目标的达成性、课堂活动的有序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关系的和谐性、时间分配的科学性、作业布置的合理性。

反思自己的教学管理,我觉得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课堂管理不太注意轻重缓急。课堂上不太注意情绪的控制,对容易被觉察的相互争吵、挑衅推撞等直接干扰课堂纪律,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外向型问题行为的处理往往表现得很不理智,容易被激怒,耽误很多时间,以致完不成教学任务。对学生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做白日梦、发呆等注意力涣散行为,有时方法不得当。

2、课堂时间管理不得当,“三长、两多、一少”问题表现非常突出。尤其“三长”:导言时间长、作业讲评时间长、课前补偿时间长,导致每节课的重难点不能在学生精力最旺盛、学习最有效的前20分钟进行,练习巩固时间被挤掉,课堂小结等环节往往没有时间进行,只好需要下一节课来补偿,这样形成严重的恶性循环,教学效果明显不够理想。

3、课后作业管理粗放化,对部分学生来说低效甚至无效。形式单一,没有层次,忽视个性,缺乏实践性、探索性以及趣味性,评价单调简单,缺乏激励信息。

针对存在的各种大小问题,我觉得可以尝试做到以下几点:

1、学期初师生共同制定课堂规则。尤其注意学生的参与,因为制定规则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由学生参与讨论而制定的课堂规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需要和愿望,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内化,从而更好的自觉遵守。因为师生共同制定,所以老师的行为也可以接受学生的监督,对于一些不理智的教学行为可以有所控制,同时可以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赞科夫说过:“如果教师没有威信,师生之间没有正确的相互关系,就缺少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威信就是教师的形象,是一种无声的管理权威。另外还要注意规则要具有可操作性,要具体,有针对性,要特别注意落实,久而久之让学生老师都能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班主任还要注意课间规则、集体活动规则等等。

2、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统筹分配时间,切忌“三长”问题的恶性循环。不管采用那种教学法,课前备课一定要明确教学进程中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并做到严格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要尽量在前20分钟内完成。如若有特殊情况,没有完成任务,可以拿出一节课进一步作拓展训练,切忌放到下一节新授课中以补偿形式出现。要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时间管理精细化,不能随心所欲,在课堂教学上做到精益求精。

3、作业的布置最大限度的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保证做到精选题目,保质保量,评价要及时到位。第一点要做到分层布置,可以尝试让学生主体参与,先由学生主动找作业,然后教师帮其指定,充分发挥学生的作业主动性。第二点要做到趣味性和实践性,不仅是书面作业,更要注意动手、动脑等实践性作业的布置,但一定要注意作业的检查评价,要培养学生做作业的规范意识,改变只有书面作业才是作业的传统认识,把学生的作业理念也带进新课程理念中。第三点注意作业的评价一要及时二要到位,做到及时非常关键,不能让学生养成拖沓的坏习惯,当天的事情当天做。评价到位需多采用鼓励性评价,做到“差中找好”,“错中找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0: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