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2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兰舟一叶小学数学j教学随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介绍

兰舟一叶随笔







    女,33岁,小学数学教师,本科学历,中级职称,现任教于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小学部,执教三年级数学教学(人教试验教材)。从教十四年来,多次在市区级讲课、说课、基本功大赛中获奖,撰写的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国家级、省级奖励。02年秋因查找资料初次闯入人教论坛,04年执教人教试验教材后频繁进入论坛,05年秋在论坛担任人教小数二年级教研室主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07:2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兰舟一叶小学数学j教学随笔


都是此“时”惹得祸



广州广外附设外语学校小学部 徐培敏



周日学校组织老师们外出听课,特级教师的课果然名不虚传,其中的《认识时间》一课正好跟上我们的进度,于是备课组的几位老师决定,按听来的教案尝试一下,希望能从中找到特级教师的感觉。特级教师的课例果然让我们首战告捷,但随后而来的“认识时刻”却让我们顿时失去了愉快的心情。看得出课堂上大家在努力克制着自己不良情绪,但一提到“认识时刻”,“郁闷”就成为办公室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了!

看来都是此时惹得祸!由此对“时”的声讨和批斗也不定期的在办公室召开!

“一年级的学生认整时、整时半就可以了,几时几分的任意时刻太难了!”

“看来一个礼拜也完不成进度了!”

“9:05总有人写成9:5,真没办法!”

“4时20分居然有人写成40时20分。”

……

为什么一年级的孩子学习认识时间会出现这么多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仔细分析教材,不难发现。从教材编排来看,《认识时间》单元例题和练习中出现的认识任意时刻,本是人教版义务教材二年级下册的内容,新课程改革后编排到一年级下册。以往这个知识点二年级的学生可以说都颇具难度,现在一年级的孩子学习起来自然接受更慢。更何况此时他们还未曾学习《表内乘法》,每次看分针5个5个的数格子不仅麻烦,孩子们缺乏足够的耐心。近几年教材为了和国际制单位接轨,把我们以往常用的“几点”改成“几时”,后因不要求区分“时刻”和“时间”概念,把常用的“小时”改为“时”。虽说教材并没有要求学生理解“时刻”和“时间“的区别,但例题中已经出现了“时刻”和“时间”的关系,这对七八岁的孩子来说还是有相当的难度。从生活习惯看,生活中一般看钟表时都习惯说“几点几分”,很少有人会脱口而出说“现在是几时几分”,经过的一段时间一般也以“小时”为单位。有许多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时刻和时间的区别,实际教学中依然教学依然延用了“小时”。另一方面,广东地区看钟表有个比较特殊的习惯,把“几时几分”称为“几点几个字”。“字”所指的就是钟表上的数字,一个“字”即5分,两个“字”即10分,依次类推。

由此不难发现,教材和生活的脱节,和生活习惯的不兼容,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许多难度。课堂上,我们所教的时刻的说法,在生活中很少用到,明知如此,课堂上我们仍然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要说几时几分,不要说几点几分。”试想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能接受老师的教吗?

探讨:

1、课堂教学中,我们能否摒弃教材对“时”的强调,以生活经验为准进行教学。当学生熟练掌握了认识钟表的方法后,再把“时”引入他们的知识领域。掌握了方法,学生肯定会对可代替“点”的“时”更容易接受。因此而出现的诸如“4时”写成“40时”的情况是否就不会发生了呢?

2、“任意时刻”时学生出现的错误,无非就是分针指着几,他们就认为是几分。虽然孩子们此时还未曾学习《表内乘法》,他们会五个五个的数数,但试想一下,我们何曾在看钟表时这样数过格子呢?既然我们不这样去做,何苦要求学生这样做?可否在学生熟练理解并掌握了数格子的方法后,采用儿歌、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记住分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分,从而避免看一次时刻就要数一次格子的麻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07:2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兰舟一叶小学数学j教学随笔


“左右”不为难



广州白云区大朗广州广外附设外语学校小学部 徐培敏



开学初始,心里一直很犹豫,第一课时上什么呢?是按教材的编排直接上《位置》?还是舍弃这一单元直奔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位置》是教材新增的内容,第一次接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虽然改动较大,但毕竟以前接触过多次。按教材编排上的话,必然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课前准备。直奔第二单元吧,有利也有弊。虽然孩子们上学期末刚学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但是毕竟过了一个假期,该忘的也忘的差不多了。再加上刚开学,有的孩子情绪还没有稳定下来,不管怎样,计算课是不如操作性强的《位置》更能吸引学生。这样反复一想,竟然对教材的编排有了另一种顿悟!这也许正是编者编排的原因吧!

想好了上什么,后面的事情也就顺畅多了。上下、前后、左右、找位置,几节课上下来,孩子们的脸上不时绽出笑颜,一个良好的开端,我的心情也轻松了许多!

不曾想《全程学练考》第6页综合练习的第3题让我“左右”为难了!

那天晚自习,布置完作业后,孩子们都认认真真的做起来。

突然,A举手问:老师,这道题怎么画?我过去一看,原来是这道题:

小朋友们站在一排唱歌,小艺的左手边有4位小朋友,小艺的右手边有5位小朋友,请你画一画,数一数,唱歌的小朋友一共有几人?

我轻轻的问他:你自己怎么想?

A说:“小艺和我们面对面,她的左就是我们的右,她的右就是我们的左。……”

我点点头,有道理!

B一听不乐意了。急忙凑过来说:我不同意,上次书上那道背心题您说按我们的左右来定。

其他孩子一听,也大声嚷嚷起来:老师,上次你是这样讲的,要以我们的左右来定。

是呀,孩子们说的都没错!总不能两种答案都对吧!

“左右的相对性”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课堂上还特别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面对面找朋友──握握手”,“说反话”等小游戏。我想正是因为孩子们亲身体验了这些活动,所以对于左右的相对性印象才会这么深刻。

但是这道题我该怎么处理呢?

看着面前眼巴巴等着我定夺的孩子们,我的心里也矛盾起来了,老师也不是万能的!

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不能就这么静下去吧?

有了,我对同学们说,“咱们再一起看看这两道题,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孩子们的小手一下子又举起来了。

“老师,书上的是衣服。”

“老师,练习册上的是小艺。”

“老师,我明白了。看衣服的时候,以我们的左右为准。”

“小艺就不同了,她是个人。看人和看其他的应该不同吧。”

“老师,小艺还和我们面对面呢。”

“就象我们上课时做游戏那样。”

“题目还说了小艺的左边、右边呢。”

“那小艺的左右就不能和我们一样了。”

“小艺的左右就以她自己的左右。”

答案出来了!我点点头说:“同学们,当我们观察的人的时候,如果题目中的人物和我们面对面,左右就以题目中的人物左右为准;如果人物和我们同样方向的时候呢?”

“他的左右就和我们一样。”

“当我们观察其他物体时,它的左右……”

“就和我们的一样对吗?”

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我的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安。回到办公室,赶忙询问其他几个老师怎么处理这道题目?大家都肯定的说以观察者为标准。

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左右的标准如何判定呢?”

《教师用书》又是简单的两句话:“不仅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而且也能以别人为标准辨别左右。”“左右则要引导学生从自身为中心过渡到以自然标志为中心进行辨别。”

看来我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了,但左右的标准如何确立还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闲暇时溜达到阅览室,无意中在《小学数学教师》2005年第1、2期合刊上看到一篇关于“辨别左右标准的文章”。大致意思如下:若观察的对象为物体,确定的标准为观察者;观察的对象为人,确定的标准以被观察者为准;观察的对象是动物,(我的学生还没辨别过此类题目)同方向时,无论以谁为标准结论相同。反方向时,标准不同则结论不同。

这些是不是最终的答案?我想也不一定。只要我们帮助学生认识到不仅能以自己为中心来辨别左右,而且也能以别人或其他事物为标准来辨别左右,我想就足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07:2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兰舟一叶小学数学j教学随笔


算法多样化与最优化



广州市白云区大朗广州广外附设外语学校小学部 徐培敏



进入总复习的第一课时,我准备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出示“15-9”后,一句“可以怎么想?”孩子们的小手象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15分成10和5,10减9等于1,1加5等于6。”

“9加6等于15,所以15减9等于6。”

“14减5等于9,所以15减9等于6。”

“6加9等于15,所以15减9等于6。”

“还可以掰手指……”

教室里哄堂大笑起来。

……

算法的多样化在这一刻得到了最真实的再现!

我的心里突然有种冲动,孩子们知道并掌握了这么多计算的方法,他们计算时想的是哪种?他们认为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是不是我们教材中所提倡的“想加算减”?

想到这里,我不由脱口而出:“这么多算法?你认为哪种最简单呢?计算时你用的是哪种方法?能帮老师做次统计吗?

枯燥的计算一下跳至有趣的统计,孩子们兴趣倍增。

统计的结果让我意外,又让我欣喜。欣喜的是:你认为最简单的计算方法中,37人中有32人选择了“想加算减”;2人选择“掰手指”,3人选择“破十法”。意外的是:计算时你经常使用的方法时,37人中有27人选择“记住了,不用想”;2人选择“数手指”;8人选择了“想加算减”。

而后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整理,我又进行了一次简单的统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算法时,绝大部分孩子选择了“十几减几再加几十”的计算方法;个别孩子选择“掰手指”,如72-3孩子们则认为“掰手指”算起来更快。“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不进位加)中,只有极少部分的孩子选择了“先算个位加个位,得数再加整十数”,大多数的孩子选择了“个位加个位后,十位上的数直接落下来或加“1”。这是不是“算法多样化”后的算法合理“最优化”呢?

面对这样的统计结果,我不由的深思起来。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计算教学要体现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不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我们曾因此担心,计算方法在提倡多样化的同时,计算教学时,很多老师引导孩子们说出多种算法后,往往告诉学生“这么多的算法,你喜欢哪种就用哪种。”既然强调算法“多样化”,教学中我们要不要强调算法“最优化”?课堂上如何引导“算法的最优化“呢?甚至有人认为,数学是讲方法的,教学中我们一次性把最好的方法教给学生不是更好更直接吗?等等。

从今天的教学中,我得到了新的启示: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家庭背景,因此也导致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这些差异毫无疑问的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活动,我想这也是产生算法多样化的原因所在。鼓励算法多样化,实际上也为每个孩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法,交流中大家就有话可说,每个孩子从中也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从算法多样化到最优化需要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并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也不是老师强加的,它应该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从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孩子是在对多种算法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不断运用、反思、提升,最后实现了算法的自我优化,包括选择合适的算法。因此,我们不要一味的强求一节课中体现出算法的多样化与最优化,而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经历冲突、思考、反思的过程,最终实现算法的自我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07: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兰舟一叶小学数学j教学随笔


学孩子自己的数学



广州广外附设外语学校小学部 徐培敏



情景呈现:

1、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课件出示:春光明媚的一天,幸福小学二年级的同学在码头上排着整齐的队伍。

二(1)班的领队说:我班有23人参加春游。

二(2)班的领队说:我班比你们多一些,31人。

二(3)班的领队说:我班比(2)班多1人,32人。

二(4)班的领队说:我班人数最多,39人。

随着一声“呜呜”的汽笛声,一艘轮船破浪而来,船头闪动着几个大字“限乘68人”。

一男孩欢呼着走向售票处:“去鸟岛了!”

(画面定格)

师:看完这段动画,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幸福小学二年级4个 班的同学准备去鸟岛春游。

生2:二(4)班的人数最多,有39人。

生3:二(1班的人数最少,有23人。

生4:(3)班比(2)班多1人。

生5:也可以说成(2)班比(3)班少1人。

生6:一艘船上最多只能坐68人。

师:为什么要说成“最多只能”?

生6:船上写着“限乘68人”,就是最多只能坐68人的意思,不能超过68人。

师:由此还能想到什么?

一生自言自语的说:“我觉得两个合乘一艘船比较好。”

其他暗自点头称是。

师:为什么这么认为?

生:四个班中有三个班每班都有三十多人,一个班二十多人。一个班乘一艘船空位太多,比较浪费。三个班合乘一艘船肯定不够,所以我觉得两个班合乘比较合适。

师:说得很有道理。那请大家任意选择两个班的人数,算一算,都能合乘一艘船吗?

2、自主选算,合作交流。

学生自主选择两个班级进行计算后交流汇报。

生1:我选择的是1班2班合乘一艘船,结果是这样的:23+31=54(人)

生2:我选择的是3班4班,结果是:32+39=71(人)。

生3:我选择的是2班3班,结果是:31+32=63(人)。

生4:我选择的是1班3班,结果是:23+32=55(人)。

生5:我选择的是1班4班,结果是:23+39=62(人)。

生6:我选择的是2班4班,结果是:32+39=61(人)。

师:还有吗?

生:没了。

师点击课件出示所有算式。

师:检查一下,有没有漏掉谁的?

生:没有。

师:从这些组合中,可以发现什么?

生1:有的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艘船,有的不能。

生2:1班与其他三个班都可以合乘一艘船。

生3:2班能和3班合乘一艘船。

生4:2班3班都不能与4班合乘一艘船。

师:根据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安排四个班乘船呢?

大部分学生都举起了手。

生1:2班和3班合乘一艘船;1班和4班合乘一艘窗。

生2:我还有个想法,1班和2班合乘的话,3班就和4班合乘……

生3着急的说:3班4班超出了限制人数。

生2:我还没说完呢,不够的人数可以坐到1班2班的船上去嘛。

孩子们都笑了!

生4:我觉得第一种方案简单些,一艘船坐三个不同班级的学生,老师管理起来不太方便。

其余的同学听后点头称是。

师:考虑的很周到。

3、交流算法。(略)

这是上学期开放日《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中的一个片断。

当我目睹了孩子们大胆的说出自己想法时的那份抑制不住的喜悦、兴奋和得意,我也情不自禁的为之感动了。这一片断中,我采用“情景中探究”的教法,用生动形象的动画动态的呈现静态的课本情景,把孩子们带入到春游的生活场景,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开端。接着,在说说知道了什么中,不仅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也为后面的探究问题寻求条件。“由此还能想到什么?”很自然的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解决,学习起来自然开心很多。 而后的“任意选择两个班的人数,算一算,都能合乘一艘船吗?”更是将孩子们推向自主学习新台阶,为最终解决“两班合乘一艘船”的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中我们感受出孩子们参与的热情,他们在观察中发现、思考、交流、争执、接纳,最终目标达成一致。我想在这样的教学中,让孩子们真正的投入其中,才是真正的学数学,学属于自己的数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07: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兰舟一叶小学数学j教学随笔

有感于“你会握手吗”

广州广外附设外语学校小学部 徐培敏
人教试验教材第三册p99页《数学广角》是近年常被老师们选上的内容。但在处理该页做一做的第一题时,见下图:

出现了诸多问题。
在这里老师们突然发现,学生根本无法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个动作“握手”。“握手“在他们的眼中是那么的丰富多彩,花样繁多,如:两人单手互握对握的、两人双手交叉握、三人六只手叠在一起互握等等。以至于很多老师在处理这个环节时耗时颇多,合作活动也显得乱而无序。
有幸的是上学期校级诊断课中,我也选上了《数学广角》。不曾想试教中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呢?和众多网友交流中我发现,处理这个环节时,老师们大多把重心放在“握手“上了。如教学这一环节时,一般都会这样进行:当某个同学表现出色时,老师会乘机抓住该生的手与之握手以示鼓励,然后不失时机的抛出问题:你会握手吗? 答案当然不言而喻,谁不会握手呀!接下来自然进行”每两人握手一次,三人一共握几次手?“但此时的结果却让很多老师为之头痛不已,握手的次数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出现了三次、四次、五次、六次等等。有的老师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前面又进行了三人示范活动,甚至握手礼仪方面的知识,但最终的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反复思考许久发现,老师在处理这一内容时,重心始终放在“握手”上了。学生会握手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当老师抓住了“握手”这一重心时,学生也受之影响,被“握手”吸引,童心使然,五花八门的握手方式、次数自然应运而生。
孩子们根本没有明白题目的含义呀!
找到了原因,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教学中,我采用课件直接出示上图,以图画、文字的形式呈现实际问题,摒弃了以语言先入为主,让学生从多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资源,在图画、文字和相互的交流中,孩子们很快就明白了问题所在──象图中那样两人握一次手,三个人能握几次?后面的三人合作握手活动也进行的井然有序。
反思:解决此题出现的种种问题,原因其实很简单。教学中老师创设的情景偏离了问题本身,孩子们受到“握手”信息的干扰,无法关注到问题的关键和本质,导致学生离题太远。今后的教学中,在问题的设计和呈现上,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问题情景,了解情景,从情景中真正明白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过程一定要指导学生仔细的观察,用自己的话大胆的、充分的讲,真正明白题目所提供的条件和问题,在这一点上老师永远是无法代替学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6 10: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