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终于上完了《凡卡》。说终于,是因为我自己在上这篇课文的时候,心里就没底,一是由于课文比较长,怕学生把握不了,更重要的是,对课文三个方面的内容:作者的叙述、凡卡的回忆以及信的内容,我一时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加以恰当的整合,只是想到从“凡卡的回忆”中体会“乐”,从“信的内容”中体会“悲”。至于作者的叙述,看来没有只有生拉硬拽了。怀着这种惴惴不安的情绪走进了课堂了,当上完了“乐”与“悲”的时候,忽然灵机一动:“那么,哪些地方还可以感受到凡卡的悲呢?”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关注的目光转向了“作者的叙述”上了。也许,同行们觉得很可笑,这其实只是一个很简单的过渡。可是,当初就是没有想到,或者,只是因为当初想得太过粗糙了!
上完之后,仍然是深深的遗憾,学生的情绪始终起不来!不管是在读课文的时候,还是在上完课文以后、引导学生想象“凡卡醒来会发生什么事”的时候,许多学生总是笑容满面的,他们嘴里模仿着老板恶狠狠的语气,脸上却挂满了开心的笑容。我想,如果是电视,如果学生是从影视画面上看到课文的内容,他们会是什么表现呢?也许,仍然有学生会笑,但我想,同情、为之难过、感同身受的学生还是应该占多数吧!那么,课堂上出现这种状况,只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问题,他们对语言没有形成强烈的画面感,感受不到那种痛苦和绝望;一个就是教师的煽情本领的欠缺。不管是哪一样,老师都难辞其咎,我暂时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在今后慢慢领悟吧,也希望同行们多多指教。 |
|